“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这是著名诗人和历史学家郭沫若的名句。作为东汉末年曹操迎汉献帝于此所建之许都和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后所建魏国的五都之一,许昌市无疑是三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有五十一回172次涉及许昌。而2011年12月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确认,许昌市与三国文化有关的遗迹目前仍有45处之多,其中有重要价值的32处。位于今许昌建安区张潘镇古城村的汉魏故城遗址,位于汉魏故城西南隅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的毓秀台,位于建安区许田村西的汉献帝与曹操、刘备狩猎射鹿处,位于今许昌市内的春秋楼古建筑群及新建的曹操丞相府,位于市郊灞陵桥(即八里桥)的关帝辞曹挑袍处和全国唯—一座同时供奉关羽和曹操的关帝庙,位于建安区苏桥镇石寨村的华佗墓等,都是考察三国文化必到之处。
许昌历史十分悠久,传说与伏羲、神农同一时代、曾发明用葛这种植物的纤维织布做衣、并被尊为华夏音乐舞蹈之祖的葛天氏就生活在这一带。长葛的得名就与此有关。许地的得名也是由于尧舜时期的许由带领自己的部落在此垦荒种田而来。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奴隶制国家后,曾经大飨诸侯的钧台,也在今许昌市所辖的禹州市境内。曾经被秦始皇尊为“仲父”的战国后期著名商人和政治家、杂家鼻祖吕不韦,法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晁错,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的东汉官员和学者陈寔,被誉为“天下楷模”的东汉政治家、学者李膺,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荀彧、郭嘉、徐庶,我国著名文学家、《诗品》作者钟嵘,《笑林》作者邯郸淳,著名书法家钟繇、褚遂良,百代画圣吴道子等思想巨人、文化巨匠,均诞生于这片土地。这里还是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苏辙等的流寓之地,他们和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梅尧臣、苏轼、黄庭坚、元好问等都曾在此写下许多美好的诗章。今禹州市和鄢陵县还分别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的故乡和著名的蜡梅之乡。历史上曾经极负盛名的许昌西湖、文峰塔,令人“俯仰千载上,悲风入我怀”(近代·曹广祯句)的禹州聂政台,位于襄城县西南10千米紫云山中的紫云书院(著名文学家何景明曾就读于此)等,也是历代诗人们流连吟咏的重要去处。上述种种,大都可以从本篇所选诗词中得到印证,内容分许昌杂咏和河山胜迹两个板块。
(二)河山胜迹
晁错
〔唐〕吴筠
晁错抱远策,为君纳良规。
削彼诸侯权,永用得所宜。
奸臣负旧隙,乘衅谋相危。
世主竟不辨,身戮宗且夷。
汉景称钦明,滥罚犹如斯。
比干与龙逄,残害何足悲!
晁错墓
〔明〕陈琏
晁公信奇士,夙受汉主知。
谠言人所难,敷奏竟弗疑。
才彻当宁听,已堕奸人机。
哀哉东市冤,千古令人悲。
倘非董公说,孰能明是非。
东门有遗冢,宿草荒离离。
赖有忠臣在,不随薤露晞。
许昌拜关夫子祠
〔明〕成镠
巍峨碧殿鲁灵光,传是关公旧寓堂。
伏腊至今纷父老,粢盛全不问沧桑。
通宵秉烛垂千古,大义经天著五常。
祠祀每当风雨夜,时闻腾踏下长廊。
两院英风
〔清〕甄汝舟
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
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八里桥
〔清〕甄汝舟
野水洄堤浸柳条,道旁残碣记前朝。
长髯勒马横刀处,万古英风八里桥。
重展许州西湖(二首)
〔宋〕宋庠
一
西北云波逗异津,两陂相合到城闉。
桥横断岸才通舫,路转新洲不踏尘。
倒影剩容霞底日,暖光平展鉴中春。
摧颓病守时无用,堪与鸥鹇作主人。
二
绿鸭东陂亦可怜,更因云窦注新泉。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
向西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宜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夏日晚晴登许昌西湖
〔宋〕梅尧臣
新晴万柳齐,莺度水东西。
城上明残照,云间挂断霓。
烟蒲匀若剪,沙岸净无泥。
果压繁枝重,人乘小驷低。
岚光开翡翠,湖色浸玻璃。
只欠朱藤密,如过罨画溪。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宋〕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
许州西湖
〔宋〕苏轼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从古城角,夜半传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唯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旁,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西湖观荷(二首)
〔清〕甄汝舟
一
偶思消受芰荷香,公事初完步野塘。
万国绯袍擎翠盖,一奁明镜照红妆。
菰蒲响雨尘俱净,荇藻游鱼乐未央。
时有薰风来水面,环城面面好迎凉。
二
波纹微绉午风轻,一片幽香远益清。
绣谷不须红作障,霞宫真是碧为城。
云烘日炙偏增艳,鹭立鸥眠别有情。
偷得余闲勤步屟,踏歌重唱采莲行。
西湖莲舫
〔清〕甄汝舟
一片波光散晓烟,红衣馥馥翠田田。
州城宛在芙蓉苑,何用兰桡拨画船。
八龙冢
〔明〕黄璇
伟哉荀淑子,善积庆流长。
兰蕙庭阶茂,文章日月光。
八龙昭令誉,一窆倚高冈。
寂寂幽扃闷,清风擅八方。
文峰塔
〔清〕甄汝舟
孤耸尖峰削不成,十三层上插青云。
分明一管生花笔,书破天章五色纹。
钟台遗迹
〔明〕车明理
钟台倾圮县城隅,千古名存事已虚。
寂寞寒烟笼旧址,凄凄芳草掩遗墟。
赈饥此日储陈粟,备御何年作战车。
书法不知何处去,几回追访即长吁。
钟台遗迹
〔明〕张纶
钟繇台筑是何年,三国时成在县前。
四面巍峨形势胜,一家法帖古今传。
银钩铁画书尤巧,染翰操觚墨更鲜。
有日登高闲张望,恍然身在半空悬。
三峰晓青
〔元〕徐明善
三峰山色横翠屏,拂晓岚光分外青。
碧嶂藤花萦石窦,绿萝丝影荫松苓。
西蟠高接银河派,南寺先钟鹑火灵。
闻说留侯曾起此,岩居常有白云扃。
颍水三翻
〔元〕徐明善
嵩岳灵源一派长,东流清颍绕钧阳。
濑鸣三折鸥惊起,石激层波蛟欻翔。
入地盘涡晴亦暝,飞空作雨晚生凉。
济川若遇资舟楫,滚滚朝宗上帝乡。
读《子房传》
〔宋〕杨万里
笑赌乾坤看两龙,淮阴目动即雌雄。
兴王大计无寻处,却在先生一蹑中。
留侯庙
〔明〕沈周
博浪还非击鹿秋,先生空作聂生流。
天将小挫宏开业,事到丕成细论仇。
羽翼四人归妙算,神仙一着是高游。
千年遗庙蘋花在,日暮相思颖水头。
钧台有感
〔明〕杨荣
独上高楼称夏台,看花重九菊将开。
儒林书院遭兵燹,丽泽明堂没草莱。
清颍玉桥横野渡,漫流圣水绝尘埃。
吁嗟此景堪题咏,愧我殊乖李杜才。
登聂台
〔明〕刘魁
真武千年胜,斯文半日闲。
登高望北极,把酒见南山。
邈矣形骸外,超然天地间。
未须悲往迹,尘世几开颜。
聂台
〔民国〕曹广桢
客游不知暮,携手登高台。
俯仰千载上,悲风入我怀。
政也故人豪,殉义不复回。
冒死暴其名,姊嫈洵贤哉!
韩宫今安在,高冢犹累累。
台下陈死人,碧出苌弘哀。
胡不报之祀,云旗扬灵来。
而恣方士诞,徒令达者咍。
田予慕高义,读书临崔嵬。
手执史公传,浩歌倾金罍。
吁嗟人世间,飘忽若浮埃。
自古皆有死,淹没随蒿菜。
独此身后名,青云不可阶。
蜡梅
〔宋〕黄庭坚
天公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
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镜里忆新妆。
蜡梅(二首)
〔宋〕杨万里
一
蜜蜂底物是生涯,花作糇粮蜡作家。
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
二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人知。
殷勤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折一枝。
紫云书院
〔明〕戴义
紫云书院构山隈,汩汩寒泉绕涧回。
花开四时联锦嶂,晴峰高捧太阳开。
紫云晴雪
〔明〕王瓖
云散天空冻尽销,晴峰积雪自迢峣。
高寒不受阳乌烁,孤绝无因野火烧。
白发满巅山骨老,修眉凝粉翠痕销。
昆仑亦有神仙窟,六月瑶华炫霁霄。
王昭君
〔清〕刘献廷
曾闻汉主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
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李膺墓
〔唐〕李华
天生忠与义,本以佐雍熙。
何意李司隶,而当昏乱时。
古坟襄城野,斜径横秋陂。
况不禁樵采,茆莎无孑遗。
高标尚可仰,精爽今何之。
一忤中常侍,衔冤谁见知。
尝观《党锢传》,抚卷不胜悲。
来源:许昌文旅官方账号